行业资讯
我可能吃了假调料......化学工业盐做成的调料!(江西大凯新材料有限公司)

  17日从天津市静海区获悉,针对“调料造假窝点聚集天津独流镇”事件,静海区已成立了处置领导小组,现场部署指挥,并再组织100余人分7个小组对独流镇28个村街逐户进行排查,并做好“查、封、抓、追”的工作。



 

 

(执法人员在展示造假者勾兑的酱油)

 

截至16日晚24点,公安部门已经拘留涉案人员7人。天津独流镇假调料登上了新闻头条,被爆用工业盐勾兑假调料并贩卖至全国各地,“每年产值以亿元计”,而且造假窝点经营超过10年!

 

 

化工主要产品中的盐酸、烧碱、纯碱、氯化铵、氯气等都是用工业盐为原料生产的。 这些调料吃进了肚子里,还不相当于喝下了整个实验室



工业盐勾兑 废料回收做出假调料

在天津市静海区独流镇的一些普通民宅里,每天生产着大量假冒名牌调料,雀巢、太太乐、王守义、家乐、海天、李锦记等市场知名品牌几乎无一幸免。

 

这个拥有十多年造假历史的“北方调料造假中心”,每年产值以亿元计,每天生产着大量假冒名牌调料,通过物流配送或送货上门的方式,流向北京、上海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山东、四川、黑龙江、新疆等地。

工业用盐加色素 勾兑出“名牌酱油”

经记者深入调查发现,在独流镇的一间杂乱无章的屋子里,立着一个1米多高的深蓝色塑料桶,里面盛着将近半桶酱色液体,插在桶里的木棍上缠着几根已经变色的橡皮管,一直延伸到桶外。

 

地上还堆放着各种原料,以及大量空的玻璃瓶和印着“东古”、“李锦记”字样的瓶盖,旁边还有一些已经灌装完毕未贴标签的玻璃瓶。

 

 

另外两间屋子里,地上同样摆满了灌装封盖未贴标签的“东古酱油”,拐角处堆放着二十多箱已经完成装箱的假冒酱油,以及一堆堆码放整齐的酱油外包装纸箱和成桶的色素。

据当地造假者介绍,酱油造假的方法非常简单,拿工业用盐、自来水、色素和食品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勾兑一下就可以。

 

专家向记者表示工业用盐不能用作食品原料,应该在包装上标注“严禁食用”。并且,工业用盐含有大量杂质和很多有害成分,如亚硝酸盐是致癌物,还有一些重金属,会伤害肝脏、肾脏。

而甜蜜素、苯甲酸钠、山梨酸钾虽然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,但是须严格按相关标准添加,过量的话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。

用过的八角花椒 经回收变身“十三香”

随后,记者跟随王守义十三香打假人员和刑警队负责人,来到一处假冒十三香的生产窝点时发现,在一个四合院里,搭建着一间与倒座房相通的彩钢板房,院内的一个蛇皮袋里装有印着“王守义十三香”字样的外包装纸箱。

 

 

 

彩钢板房里摆放着一张搭在凳子上的大木板,木板上堆放着大量已经灌装好的粉末状调料,木板下方堆着一袋袋“十三香”包装盒,房间角落里堆放着三大蛇皮袋已经灌装好的成品。

 

在光线昏暗的倒座房内放有一台灌装机,机器还有余温,口内盛有还未灌装完毕的原料,假冒“十三香”的包装袋正在机器上等待灌装。在灌装机前方,堆放着20袋左右的原料粉末。由此看来,造假工业已实现了自动化,厉害厉害。

在另一处的案板上放着两台封膜机,地上没有任何标识的白皮纸箱内,装着20多箱已经包装封膜完毕的调料,上面“王守义十三香”的商标、图案一应俱全。

 

据知情者透露,该窝点已存在两年多了,使用的原料来自临近的王口镇。据悉,王口镇存在着大量瓜子加工企业,企业浸泡瓜子用过的八角、花椒、小茴香等废料由专人回收,晾干后再粉碎成粉末,而后以每斤两元的价格卖给调料造假者。


造假者有熟人圈子 形成相关产业一条龙

据当地知情人介绍,独流镇当地调料造假人员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互通的圈子,一家警觉,其他所有造假者便都能得到风声。

“外人就算是想要买货,这些造假者也不一定会卖给你。特别是一些做得规模大的,他们已经有自己全国稳定的客户群,陌生人需要熟人之间相互介绍,才会卖货给你。”

 

 

知情人表示,在独流,全国所有知名调味料都可以做出来,假冒对象包括美好、财神、安琪、东古、海天、老干妈、黄飞鸿、家乐等著名调料品牌,覆盖酱油、醋、火锅料、酱料、鸡精、蚝油等。

 

同时,由于大量造假窝点长期存在,在当地延伸出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。在独流当地生产的假调料,使用的包装纸箱和标签均可买到,而生产瓶装类的调料,还有专门的人回收旧调料瓶,利用火碱刷洗干净再卖给造假者。

 

据悉,天津独流镇调料造假事件,假冒劣质调料流向北京等全国多地一事被媒体曝光后,北京市食药监局局长丛骆骆在北京“两会”上表示,目前,北京市药监局正在密切与天津相关监管部门配合,追查上述造价调料的去向。  17日从天津市静海区获悉,针对“调料造假窝点聚集天津独流镇”事件,静海区已成立了处置领导小组,现场部署指挥,并再组织100余人分7个小组对独流镇28个村街逐户进行排查,并做好“查、封、抓、追”的工作。



 

 

(执法人员在展示造假者勾兑的酱油)

 

截至16日晚24点,公安部门已经拘留涉案人员7人。天津独流镇假调料登上了新闻头条,被爆用工业盐勾兑假调料并贩卖至全国各地,“每年产值以亿元计”,而且造假窝点经营超过10年!

 

 

化工主要产品中的盐酸、烧碱、纯碱、氯化铵、氯气等都是用工业盐为原料生产的。 这些调料吃进了肚子里,还不相当于喝下了整个实验室



工业盐勾兑 废料回收做出假调料

在天津市静海区独流镇的一些普通民宅里,每天生产着大量假冒名牌调料,雀巢、太太乐、王守义、家乐、海天、李锦记等市场知名品牌几乎无一幸免。

 

这个拥有十多年造假历史的“北方调料造假中心”,每年产值以亿元计,每天生产着大量假冒名牌调料,通过物流配送或送货上门的方式,流向北京、上海、安徽、江西、福建、山东、四川、黑龙江、新疆等地。

工业用盐加色素 勾兑出“名牌酱油”

经记者深入调查发现,在独流镇的一间杂乱无章的屋子里,立着一个1米多高的深蓝色塑料桶,里面盛着将近半桶酱色液体,插在桶里的木棍上缠着几根已经变色的橡皮管,一直延伸到桶外。

 

地上还堆放着各种原料,以及大量空的玻璃瓶和印着“东古”、“李锦记”字样的瓶盖,旁边还有一些已经灌装完毕未贴标签的玻璃瓶。

 

 

另外两间屋子里,地上同样摆满了灌装封盖未贴标签的“东古酱油”,拐角处堆放着二十多箱已经完成装箱的假冒酱油,以及一堆堆码放整齐的酱油外包装纸箱和成桶的色素。

据当地造假者介绍,酱油造假的方法非常简单,拿工业用盐、自来水、色素和食品添加剂按一定比例勾兑一下就可以。

 

专家向记者表示工业用盐不能用作食品原料,应该在包装上标注“严禁食用”。并且,工业用盐含有大量杂质和很多有害成分,如亚硝酸盐是致癌物,还有一些重金属,会伤害肝脏、肾脏。

而甜蜜素、苯甲酸钠、山梨酸钾虽然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,但是须严格按相关标准添加,过量的话也会对人体造成危害。

用过的八角花椒 经回收变身“十三香”

随后,记者跟随王守义十三香打假人员和刑警队负责人,来到一处假冒十三香的生产窝点时发现,在一个四合院里,搭建着一间与倒座房相通的彩钢板房,院内的一个蛇皮袋里装有印着“王守义十三香”字样的外包装纸箱。

 

 

 

彩钢板房里摆放着一张搭在凳子上的大木板,木板上堆放着大量已经灌装好的粉末状调料,木板下方堆着一袋袋“十三香”包装盒,房间角落里堆放着三大蛇皮袋已经灌装好的成品。

 

在光线昏暗的倒座房内放有一台灌装机,机器还有余温,口内盛有还未灌装完毕的原料,假冒“十三香”的包装袋正在机器上等待灌装。在灌装机前方,堆放着20袋左右的原料粉末。由此看来,造假工业已实现了自动化,厉害厉害。

在另一处的案板上放着两台封膜机,地上没有任何标识的白皮纸箱内,装着20多箱已经包装封膜完毕的调料,上面“王守义十三香”的商标、图案一应俱全。

 

据知情者透露,该窝点已存在两年多了,使用的原料来自临近的王口镇。据悉,王口镇存在着大量瓜子加工企业,企业浸泡瓜子用过的八角、花椒、小茴香等废料由专人回收,晾干后再粉碎成粉末,而后以每斤两元的价格卖给调料造假者。


造假者有熟人圈子 形成相关产业一条龙

据当地知情人介绍,独流镇当地调料造假人员之间已经形成了一个互通的圈子,一家警觉,其他所有造假者便都能得到风声。

“外人就算是想要买货,这些造假者也不一定会卖给你。特别是一些做得规模大的,他们已经有自己全国稳定的客户群,陌生人需要熟人之间相互介绍,才会卖货给你。”

 

 

知情人表示,在独流,全国所有知名调味料都可以做出来,假冒对象包括美好、财神、安琪、东古、海天、老干妈、黄飞鸿、家乐等著名调料品牌,覆盖酱油、醋、火锅料、酱料、鸡精、蚝油等。

 

同时,由于大量造假窝点长期存在,在当地延伸出完备的上下游产业链。在独流当地生产的假调料,使用的包装纸箱和标签均可买到,而生产瓶装类的调料,还有专门的人回收旧调料瓶,利用火碱刷洗干净再卖给造假者。

(江西大凯新材料有限公司)

据悉,天津独流镇调料造假事件,假冒劣质调料流向北京等全国多地一事被媒体曝光后,北京市食药监局局长丛骆骆在北京“两会”上表示,目前,北京市药监局正在密切与天津相关监管部门配合,追查上述造价调料的去向。